央廣網安康7月28日消息(記者陳鏘)大暑時節,位于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的五里工業集中區毛絨文創總部產業園內,工人們正為剛從生產線上下來的毛絨玩具縫合充棉口。工作臺上,一排排造型別致、小巧可愛的潮玩系列玩具,將跟隨物流漂洋過海,走進國外消費者手中。
各品類產品展示在傳送帶上,供客商參觀(央廣網記者 陳鏘 攝)
“現在的訂單已經排到了10月。”安康米小點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簡稱米小點)總經理朱明華說,“我們生產的潮玩產品尤其在東南亞、歐美地區備受歡迎,今年6·18活動準備了一周的貨,一下午時間就被搶購一空。”
朱明華所在的企業由當地政府借助東部產業轉移機遇,招引落戶。近年來,由于東部沿海地區用工用地成本增加,我國持續開展東西部協作機制,地處內陸腹地、擁有近百萬搬遷群眾的山城安康便成為了轉移產業的重要承接者之一。
“2019年,恰逢安康政府方面在浙江辦招商推介會,我們建立聯系后過來考察,發現當地針對招商企業服務的態度讓人放心,于是在2020年迅速啟動了項目的建設。”談及將產業重心落地漢濱區,朱明華回憶道。
從剛開始員工熟練程度不高、技術人員短缺,到2022年推出自主品牌毛絨潮玩系列產品,如今該企業陸續推出品類超過2000個。“除了國內線上銷售和渠道商合作,我們還將潮玩推向國外市場,在紐約、曼谷、新加坡、新西蘭等地開設了快閃店。”他說。
過去,一些從山區搬遷到社區的居民面臨著就業困擾,往往不得不前往外地務工。伴隨著米小點等毛絨玩具企業工廠車間陸續建成,看到希望的村民選擇“歸來”上班。
毛絨玩具生產線上,工人正在忙碌(央廣網記者 陳鏘 攝)
“我以前在東莞一家毛絨玩具廠打工,公司開工第一天就來上班了,現在離家近了,早上出門,晚上就可以回去照顧家人。”53歲的張玉金管理著90多名工人,告別多年在沿海地區打工后,她對自己在家門口就業的新生活表示滿意。如今,和張玉金一樣在該企業工作的員工達到了260余人。
步入同樣位于毛絨文創總部產業園內的安康新樂祥紡織工貿有限公司(簡稱新樂祥)車間里,全自動智能織襪機滿負荷運轉,工作人員熟練地操作著生產設備,一只只襪子陸續下線,等待包裝。
新樂祥總部位于中國襪業之都浙江諸暨,2020年8月經招商引資入駐五里工業集中區,新建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襪子工廠項目。“我們建成了3個總部級工廠、10個社區工廠、18家家庭工坊,日產襪子實現10萬雙。”企業副總經理張強介紹。2021年,該企業產值達到1億元,帶動就業人數340余人。
生產完成的襪子,正在完成蒸汽定型(央廣網記者 陳鏘 攝)
家住安康市漢濱區五里鎮的楊生偉因下肢殘疾已經坐了18年輪椅,過去在家開了一家麻將館,如今的他和妻子一起在新樂祥總部工廠上班。“我在這里干了3年,每天負責將生產好的襪子貼上標簽,打包,一個月的收入現在是3000多元。”提起現在的生活,楊生偉笑著說。
就業是經濟的“晴雨表”,近年來,當地按照“總部企業+新社區工廠+家庭工坊”的發展模式,推進全區毛絨玩具文創(織襪)、電子線束等產業快速發展,“小工廠”發展成為群眾就近就業增收的“大產業”,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記者了解到,作為安康市發展毛絨玩具產業的重點區域,漢濱區已建成毛絨玩具企業70家,年產值達到16億元,帶動就業1.34萬人。
“我們大力招引毛絨玩具文創(織襪)等新社區工廠,最主要就是吸納和解決移民搬遷群眾就業問題。”安康漢濱區副區長周本才說,漢濱區毛絨玩具、織襪等新社區工廠產業蓬勃發展,促使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有序發展,物流快遞、電子商務等服務業協同跟進,助推了城鄉融合發展。
通過發展新社區工廠,當地引回了一批在外務工人員回鄉就業創業,原住農民得以蛻變成產業工人,搬遷群眾在新社區有房住、有產業、能就業,有效解決了“留守老人贍養難,留守婦女就業難,留守兒童上學難”的社會矛盾,增強了群眾安全感和幸福感。
如今,該區全區新社區工廠年產值達16億元,累計解決就業1.34萬人,就業群眾年均增收3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園區社區、廠區廠房、人口資源等優勢,進一步建立健全服務體系和機制,招引一批科技型、創新型以及擁有自主產權、自主訂單、產品附加值高的總部企業投資興業,著力實施‘毛玩+’引領工程,打造全方位毛絨文創產業生態圈,推動毛絨玩具產業加快向高端化、品牌化、綠色化轉型,提升產業的整體效益和綜合競爭力。”周本才說。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