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海風拂面,星羅棋布的采油平臺在浩瀚無垠的渤海海面上熠熠生輝。每天,近萬噸的“黑金”伴隨著轟轟機鳴與陣陣濤聲,源源不斷地通過管線送往陸地。

目前,勝利油田海洋采油廠年產量超過360萬噸,達到歷史新高。在較長一段時間里,海上油田依然是勝利油田增儲上產主陣地。

從一個邊際油田,到建成為300萬噸級國內最大的極淺海油田,30歲的海洋采油廠風華正茂,活力無限。

活力從何而來?

活力來自數智賦能——

構建“安全、協同、高效、智能”的新型海上油氣開采運行模式

8月23日,我國首個海上采油平臺5.5G站點——勝利油田海洋采油廠埕島中心三號平臺5.5G站點開通,為海上油田各項智慧系統應用鋪就了一條移動通信“高速公路”。

從5G到5.5G,這一關鍵變化,讓海上油田離全面智能化又近了一步。

由于海上特殊的生產環境和復雜的生產流程,自1994年建廠以來,海洋采油廠就逐步探索了一條從自動化到信息化、信息化到數字化、數字化到智能化的發展之路,無人值守平臺占平臺總數的74%,為勝利油田智能化建設打造了樣板。

構建“安全、協同、高效、智能”的新型海上油氣開采運行模式是海洋采油廠信息化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袁向兵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

在看他來,智能化建設不僅僅是新增若干個傳感器、服務器那么簡單,而是要給平臺裝上“智慧大腦”,進而推動生產方式轉變和管理流程優化。

近年來,應用“數據+平臺+應用”智能化運行模式,海洋采油廠開發應用了涵蓋油藏管理、單井管理、生產運行優化等6個業務域的25個APP,有效解決了信息孤島林立、異常發現滯后、監控依賴人工、海陸協同困難等難點問題,基本建成具備全面感知、集成協同、預測預警、分析優化為特征的智能化油氣田。

效果顯而易見。

開發更智能。“油藏管家”的開發應用,實現了油藏異常自動提醒,配注方案自動推薦,配產方案自動優化,優化調整時間節約80%以上。

生產更安全。安全智能監控平臺實現了海上復雜場景下的目標檢測,快速識別生產區域接打手機、勞保用品穿戴不規范等違章行為,準確率達100%。

運行更高效。構建了海陸一體化生產運行體系,實現了海上監控系統智能協同聯動、海陸全媒體融合、一鍵式智能應急處置等功能,指令下達時間縮短為秒級。

員工更省力。海上油井100%實現自動化控制,88座采油平臺實現無人值守,提高了勞動效率,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

“在‘十五五’期間,將全面建成更智能、更高效、更完善的海上智能油田。”海洋采油廠廠長韋敏對具備無人化操作、協同化管控、一體化開發、科學化決策等特征的智能海上油田充滿期待。

活力來自對標一流——

跳出勝利看海洋,才能發現更廣闊的天地

為了給埕島中心三號平臺引入高質量高頻聚結分離器,海洋采油廠技術管理部經理陳亮跑了全國各地10多家企業和廠家進行考察對比。

每天,有3.1萬方的采出液從各個平臺匯聚到埕島中心三號平臺進行油氣分離處理,分離器設備的質量至為關鍵。“一旦出現問題,不但會影響生產,更擔心會發生溢油事件。”陳亮坦言。

埕島油田開發初期,由于國內沒有極淺海石油開發的成功經驗可以借鑒,因此,海上開發思路復制的都是“陸上思維”,很多設計標準復制于陸地,導致產品“合格不好用”。

“以前是招什么就用什么,現在是對標一流。”陳亮介紹,經過多次考察發現,山東豪邁集團生產的高端機械裝備排名世界前列,幾家全球知名油公司使用的也是他們所生產的設備,最終把兩臺分離器引入中心三號平臺。

走出去,才能看到更廣闊的天地。近年來,海洋采油廠先后組織200多名管理和技術人員,到中海油、埕島西、斯倫貝謝等國際一流企業開展“尋標、對標、追標、創標”,引導干部員工從理念到行動、從管理到設備對標世界一流。

對標質量。海洋采油廠嚴把設計質量、施工質量、產品質量,做到工藝不先進不用、設備低于二級能效不選、裝置標準不高不進,實現了“一干管八年”“一次防砂終身有效”。目前,海上油田的平均檢泵周期長達7.4年,陸上是4年。

對標技術。對標學習貝克休斯、斯倫貝謝等國際一流公司,攻克大幅提高單井產能工藝,定向井一次防砂成功率100%,水平井充填效率均在100%以上。

對標架構。“減”機構、“減”隊伍、“減”流程,采油管理區管理團隊全部倒班住平臺,實現生產管理前移、風險管控前移,激發出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因子”。

活力來自不懈奮斗——

出于藍,勝于藍,讓青春在大海上閃光

每次想家時,海洋采油廠海四采油管理區經理強樂樂喜歡登上甲板,面向家鄉的方位憑欄遠眺。

從14年前第一次踏上這座平臺起,他便把自己的激情和熱愛灑向了這片海洋。

強樂樂的師父是一位扎根一線30年的“老海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為油拼搏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師父的這句話一直激勵著他扛牢肩上的責任。

海洋采油廠黨委書記孫朝華說,是“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夢想把五湖四海的人們聚集在這片蘊含著無限希望的大海上。要想人才留得下、用得好,必須知人善任、搭好舞臺。

海洋采油廠把人才培養當作“生命工程”,制訂實施人才發展規劃,配套政工、科研、安全等各類人才培養舉措78條,明確了每個人的發展潛質和培養方向,大幅縮短了人才成長周期,使一大批人才成為海上生產主戰場、科技創新最前沿的生力軍。

從四面八方而來的大學生,有著不同的專業背景和成長經歷,但都圍繞著不足兩萬平方米的平臺施展才華。狂風暴雨中,有他們科學應對的身影,天寒地凍時,有他們揮舞冰鎬的畫面……近三年來,60余名高校畢業生走上基層副職、專業主管、班站長等崗位,88名青工成長為高級技師、技師。

“海上工作環境差,特別是遇到惡劣天氣,帶班值班人員就是主心骨。”海洋采油廠安全管理部經理王玉虎說。

海洋采油廠高標準建成包括注采輸、自控、電力等八大功能模塊的海油實訓基地,打造“我能”全員練兵平臺,每天安康海油學、每周三學一考、每月QHSE會議、每季實操練兵、每年技能大賽的“五個一”日常培訓深入人心,讓每名員工成為安全生產的最大受益者。

煙波浩渺,海上生活艱苦且枯燥,關心關愛每一名員工頗為重要。如今,海上平臺設有“職工之家”,休息時可以健身、讀書、看電視。“網絡基站已覆蓋到海上,5.5G信號很快”,強樂樂說,自己隨時可以與1000多公里外的家人視頻聊天。

青山在,人未老。如今,一個內在活力蓬勃,發展動能充沛的海上油田,正在萬里大海上鋪陳出新圖景。(巴麗蒙 陳杰)

編輯:劉博倫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