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公布了濟南市2023年度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共有20家企業入圍。憑借鈮酸鋰單晶薄膜產品,濟南晶正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正電子”)躋身其中。8月28日,“智造未來—解碼新質生產力”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晶正電子。記者獲悉,目前,晶正電子訂單飽滿,正加快擴大產能,年產10萬片鈮酸鋰薄膜材料生產線項目有望年底投產。
提到鈮酸鋰薄膜,很多人可能比較陌生。
據了解,鈮酸鋰(LiNbO3)晶體是重要的光電材料,是用途最廣泛的新型無機材料之一,鈮酸鋰薄膜正是從塊狀的鈮酸鋰晶體上剝離而來,具有獨特的光電性能和化學性能,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應用前景不斷擴大。
目前,晶正電子在該領域已深耕14年。談及創業歷程,晶正電子總裁胡文如數家珍。
時間回到2009年,濟南市啟動了“5150引才計劃”,設立每年1億元專項資金,為引進人才提供創業資助、科研補助、待遇補貼等服務。以此政策為契機和橋梁,2010年,胡文從加拿大回國創業,在濟南創立晶正電子,投身鈮酸鋰單晶薄膜的研發。
歷經5年的反復實驗,胡文和團隊利用離子注入及直接鍵合等技術,突破了離子注入及晶片鍵合關鍵技術,率先開發出了納米厚度鈮酸鋰單晶薄膜產品。
據胡文介紹,該款世界上最薄的鈮酸鋰薄膜,填補了行業空白,使我國在此高精尖領域技術水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解決了國外5G芯片材料“卡脖子”問題。此外,晶正電子還在全球率先實現了工業化生產。
基于這樣的優勢,晶正電子迎來快速發展。近年來,晶正電子研發生產的鈮酸鋰單晶薄膜產品,已進入包括美國、日本等全球百余家高科技企業及科研機構,主要應用于5G手機濾波器、探測器、光纖通訊、存儲器芯片等領域。
2020年,晶正電子與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成立“鈮酸鋰晶體薄膜研發中心”,推進應用技術的研究和成果轉化。
“近些年企業實現翻番增長,以前主要是出口,如今國內市場需求也十分旺盛。目前訂單飽滿,我們正在擴大產能。”胡文告訴新黃河記者。
從車間生產實時畫面看,晶正電子鈮酸鋰薄膜材料的生產已實現高度自動化。按照計劃,其年產10萬片鈮酸鋰薄膜材料生產線項目有望年底投產。在現有廠區基礎上,晶正電子還將建設6萬平方米生產基地。
在胡文看來,濟南在發展人工晶體產業方面有先天優勢,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就在山大,在該領域,濟南產學研優勢可謂得天獨厚,正在加快打造中國晶谷。作為產業鏈上游企業,晶正電子的壯大與整個產業鏈發展密切相關。“產業鏈上下游大家分工非常明確,每家企業都把自己的產品做好了,把產業鏈串起來,就是一個最好的產品。”
以薄膜材料為龍頭,創立一流品牌,打造國際光電芯片材料及電子器件產業集群,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有力支撐,是晶正電子的長期目標。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