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北皮子剪作面,棗槐桑木裁成片,扎鼓腔,上鼓膽,蒙鼓皮,銅釘嵌,鼔聲隆隆催日轉 ”。

一群調皮的孩子模仿爺爺制鼓、打鼓,那響徹云霄的“七卜隆咚鏘”是爺孫之間的天倫之樂,也代表了爺爺的殷殷匠心。育傳承,是新一代對技藝的相續傳承,這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文化名片,更是充滿美好,承載智慧和向往的中國夢。

2022年春節后,濱州市竹麗舞蹈藝術公社負責人朱麗了解到,惠民縣魏集鎮有一項將要面臨失傳的手藝——踩鼓,于是她決定到當地采風。她發現,踩鼓手藝失傳主要是因為現代人們的娛樂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秧歌等傳統表演藝術形式逐步退出了歷史舞臺,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減少,年輕人都選擇了出去打工,老人留在家里種幾畝地,一年下來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有時間做幾個鼓,可沒有銷量。

面對這種情況,朱麗決定以此為題材,又多次去實地采風,創編了《七卜隆咚鏘》。作品用舞蹈的形式,把制鼓過程演繹出來。同時,作品也將山東陽信鼓子秧歌的元素運用到舞蹈編創中。朱麗希望通過作品讓孩子們知道自己的家鄉還有傳承了幾百年的手藝,也希望能推廣家鄉的非遺產品,讓更多人知道。

經歷了近一年的創編和排練,《七卜隆咚鏘》以獨特的創編思路與舞臺呈現入圍了山東省第十四屆“小飛天”獎兒童舞蹈大賽的終評,并獲得了一等獎。

惠民縣的踩鼓手藝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提起惠民縣的踩鼓,不得不提魏集鎮的踩鼓劉村和淄角鎮的踩鼓宋村,用村子里老一批手藝人的話說,他們的鼓聲響遍了全世界,這兩個村子也因為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

皮鼓踩制是一個非常繁瑣的過程,它的用料和工藝都非常講究。鼓腔需要用槐木和桑木作原料,加工成鼓腔板后放在爐子里烤干。鼓面的皮子主要采用魯北黃牛的新鮮生牛皮,在水里浸泡24小時后,再將皮上的余肉和毛刮掉,剪裁成樣。做鼓的工序同樣復雜:從畫鼓腔到拼接鼓身,從刨平鼓腔口到蒙鼓皮,從安好踩鼓架到踩鼓,每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踩鼓工序不僅重要,而且格外有趣,人站在鼓面上用腳反復踩,讓鼓皮松弛,然后勒緊皮子繼續踩,反復數次,直到鼓面繃緊為止。這樣做出來的鼓音質清脆、洪亮,帶有金屬的感覺。

踩鼓宋村的踩鼓藝人宋光福回憶,他祖輩五代以制鼓為生,過去一進入臘月,他們一家人就齊上陣,趕制春節的訂單。對于像宋光福這樣的踩鼓藝人來說,“制鼓”在他們心中有著沉甸甸的份量,在這項從祖輩傳下來的手藝里,還有他們與祖輩之間那種無法言說的交流。

濱州市竹麗舞蹈藝術公社連續參加四屆“小飛天”獎兒童舞蹈大賽,2016年的舞蹈作品《海陽俏丫頭》獲二等獎,2018年舞蹈作品《孤獨的爆米花》獲一等獎,2021年舞蹈作品《一谷千滴汗》獲二等獎,2023年舞蹈《七卜隆咚鏘》獲一等獎。2004年開始,14次參加山東省青少年舞蹈大賽,37個作品獲一等獎和金牌指導教師獎。

編輯:劉博倫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