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全靠自己摸索,容易走彎路,自從產業工會建立以來,大家成了農業產業工人,選種、培育、加工都更加專業化、科學化,對產業發展更有信心了。”日前,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一家馬鈴薯良種繁育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永紅的一席話講出了大家加入工會后的心聲。

白露過后,馬鈴薯迎來大面積收獲時節。在定西市的各馬鈴薯產業園內,工人們忙著篩揀、裝袋、儲存,一場場圍繞馬鈴薯種苗繁育、機械化生產、切種、原種栽培及粉條、粉皮包裝的技能比武、知識競賽、勞模工匠講堂也密集開展。如今在定西,職工中流傳著一句話,“薯農、‘薯工’成‘薯匠’,誓將薯田變‘薯都’”,折射出當地工會組織以“產業鏈上建工會”助力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作為。

組織起來,薯農變“薯工”“薯匠”

近年來,定西市緊緊圍繞打造“中國薯都”戰略目標,全面構建“產加銷相銜接、貿工農一體化”的全產業鏈發展體系,目前已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

“工會組織要積極跟進黨的決策部署!倍ㄎ魇形睍洔匦l東說,“要通過黨工共建、產業鏈上建工會,培養造就一批優秀的產業工人隊伍,為馬鈴薯產業持續做大做強夯實基礎!

組織起來是第一步。定西市總工會和1區6縣總工會,不斷探索“園區工會”“開發區工會”等建會新模式,按照區域聯建、行業統建等多種方式,“量體裁衣”建起58個工會組織,讓耕作在田間地頭的5.2萬余名薯農走進職工之家。

隴西縣總工會依托當地產業龍頭企業甘肅清吉洋芋集團成立全縣馬鈴薯產業聯合工會,讓73家馬鈴薯產業合作社523名職工有了“娘家”。渭源縣總工會根據“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成立工會組織,帶動12個合作社和1個鄉村就業工廠的1460戶薯農走進工會。

安定區、臨洮縣等總工會積極采取“單體建”“聯合建”等方式,在專業合作社、產業片帶建立工會組織,幫助薯農實現標準化種植、科學化管理、機械化采收,實現從薯農到“薯工”“薯匠”的升級。

培養產業發展“領頭雁”

幾年來,定西工會圍繞馬鈴薯產業鏈,選樹了71名勞模工匠,并發揮勞模工匠的引領帶動作用建起勞模工匠工作室,培養產業發展“領頭雁”。

在工會支持下,全國農業勞動模范康勤大力發展馬鈴薯脫毒苗繁育、原種及種薯生產、新品種引進事業,舉辦馬鈴薯技術培訓班230多期,帶動“薯工”人均年增收近1.2萬元;甘肅省勞動模范馬明義帶領團隊研發出旋耕起壟鋪膜聯合作業機、旋耕覆膜覆土聯合作業機等系列旱作農機裝備30余種,不斷將技術成果轉化為強勁的生產力。

定西工會還廣泛開展馬鈴薯種苗繁育、機械化生產等技能比武活動,開展頗具特色的選種關、催芽關、播種關、管理關、病蟲害防治關的“五小攻關”職工技術創新活動,舉辦師帶徒“匠”帶兵、勞模工匠講堂等活動140多場次,吸引3.4萬人(次)參與,促進馬鈴薯產業工人隊伍建設。

定西寬粉是這兩年流行于各大火鍋店、快餐店的消費單品。臨洮縣、漳縣總工會聯合承辦定西寬粉加工烹飪技能大賽,開展以“助力鄉村振興·我為家鄉代言”為主題的定西大學生宣傳代言定西寬粉活動,推動網絡直播、線上帶貨,為推進馬鈴薯產業延鏈補鏈強鏈貢獻了工會力量。

做職工信賴的“娘家人”

定西工會充分發揮“娘家人”作用,助力“薯都”的新型產業工人體面勞動、舒心工作、全面發展。

通過開展“百名律師進千企”“尊法守法·攜手筑夢”行動,定西工會加強與人社、法院、司法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力度,加大職工群眾維權服務力度,在職工中叫響了“遇到困難找工會”口號。

安定區總工會深化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推動馬鈴薯產業鏈企業簽訂工資集體合同57份,覆蓋企業63家、職工4228人。隴西縣總工會充分發揮“12351”職工維權熱線作用,督促馬鈴薯等各類行業產業相關企業健全和完善工會組織,以及職代會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指導全縣從事馬鈴薯加工、銷售的26家合作社簽訂工資集體協商、女職工權益保護和勞動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與此同時,各級工會通過“黨工共建”和慰問關愛活動,組織開展各類文體活動、知識講座等,促進馬鈴薯產業相關企業與職工之間的情感交流,激勵大家爭當“薯都”的“最美職工”。

編輯:智陳陽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