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張富清,60年深藏功與名,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英雄事跡激勵著各領域從業者,在他的離退休單位中國建設銀行內,更是掀起了一輪又一輪學習熱潮。建行湖南省分行,堅守初心使命,踐行責任擔當,把張富清同志的寶貴精神財富轉化為服務“國之大者”、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堅定行動。
“農田用水夠不夠?”“新添置的設備能正常使用嗎?”“要不要請農技人員來做技術指導?”……連日來,桑植縣沙塔坪鄉唐家莊村煙葉基地里一派熱鬧場景,村民們爭先恐后搶抓農時,力爭今年煙葉有個好收成,田間地頭時常可見建設銀行桑植支行駐唐家莊村第一書記張澧澄忙碌的身影。
這樣的奔走,持續了近4年。從陳家河鎮云朝山村到如今的唐家莊村,村莊美了、村民富了,張澧澄肩上“駐村第一書記”的責任卻一天都沒卸過。
身為金融人,不常坐辦公室,穿山越嶺、走村串戶反倒成為工作常態,這樣的情況在建行桑植支行并非個例。
原來,建行桑植支行組建了一支“張富清金融服務團隊”,成員均為退伍軍人和軍校畢業生。他們行走在桑植3474平方公里的山水間,把金融惠農的政策送到最需要的地方,讓金融“活水”滋養沃野良田。
“近年,市分行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大局,不斷深化農村金融服務,提高金融助農水平,寫好鄉村振興大文章,用新金融之筆描繪鄉村振興的新圖景。”建設銀行張家界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鄧若茹說。
從軍裝到行服
傳承“退伍不褪色”初心
地處湘鄂渝黔的桑植,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
大山巍巍,溝壑縱橫,曾將貧困與繁華隔絕開來。
2013年,有著13年軍旅生涯的劉光華接到一紙調令——擔任建行桑植支行副行長。從城市到鄉村,劉光華沒有絲毫遲疑,“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是他的初心。
美景如畫的官地坪鎮曾飽受出行難困擾。鄉村面貌的轉變,往往是從路開始。
2015年,官瑞公路正式開工建設。建行張家界市分行下沉服務重心,主動承接當地拆遷戶補償款發放。為保證村民第一時間拿到拆遷款,劉光華帶頭加班加點,有序完成信息建立、批量核查、批量存單開戶、裝訂信封、上門發放存單等系列工作。
幾個月時間里,劉光華與同事無數次往返于鄉村與網點。因路面條件差,光汽車減震器就換了兩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我們工作的真實寫照。”劉光華回憶說,有幾次趕夜路,泥巴濺到車燈都影響照明了,只能下車擦玻璃。
2018年,即將離開建行桑植支行的劉光華開車又跑了一趟官瑞公路。“過去從項目到網點,跑一趟要2小時,現在不過就30分鐘。”作為1名即將退職的老建行人,劉光華時常感嘆,我的腳步變慢了,但桑植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了!
2019年,正值桑植打響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有著16年部隊經歷的80后退伍軍人張澧澄主動向支行領導提出“到老區最需要的地方開展金融服務”的請求。于是,建行桑植支行張富清金融服務團隊(前身)組建成立。
幾年時間里,張澧澄深入到全縣23個鄉鎮298個村組,一邊宣講紅色故事,一邊開展金融服務,打通裕農服務最后一公里,助力扶貧扶志齊步走。
事實上,桑植支行張富清金融服務團隊編制不大,除張澧澄外,僅有同為退伍軍人的90后鄧華超和00后林志鵬;團隊志向卻不小,秉承著“無論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建行不能缺位”的理念,走鄉串村,主動深入到群眾中。
老鄉們曾開心地說:“‘挎包銀行’又回到農村了。”
從田間到車間
托起“三葉兩材”致富夢
為95個村辦理鄉村振興涉農貸1.1億元,支持烤煙產業投放貸款1800萬元、白族扎染產業200萬元、白茶產業400萬元……數字背后凝結著張富清金融服務團隊的汗水與付出。
“桑植是個好地方,地是刮金版,山是萬寶山,樹是搖錢樹……”雖地處“老少邊窮”地區,但因為一種作物,桑植的一些山地確實變成了“刮金版”。
官地坪鎮富平村是建行桑植支行重點支持的煙葉種植村,全村發展煙葉1800畝,年產煙5400擔,煙農煙葉戶均收入達40萬元。
2023年12月,因多輪雨雪天氣,許多煙葉大戶的烤煙棚被積雪壓塌,急需資金維護。
張富清金融服務團隊迅速反應,鄧華超、林志鵬驅車到海拔1200米的平頭界組,為8戶煙農辦理了200萬元的裕農通貸款。沒有辦公桌,車頭就成了臨時辦公桌,手凍得握不住筆,就用力搓一搓。
此情此景,讓煙農們感動萬分,端來了熱騰騰的雞蛋湯,讓他們一定先暖暖身子再辦公。
“路熟了,人就親了”,或許是對張富清金融服務團隊與煙農關系最生動的詮釋。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從田間到車間,建行張家界市分行以金融“活水”精準賦能鄉村振興。
白族扎染是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芙蓉橋白族鄉合群村從云南大理引進開發的傳統產業。該產業落地合群村后,帶動全村上百名婦女就近務工。
當張富清金融服務團隊得知該項目一度出現流動資金困難時,主動服務,發放200萬元貸款資金,解決產業后顧之憂。
一業興,百業興。合群村陸續發展了水果產業、文旅產業,如今,成為游客心中的鄉村旅游網紅村。
近年來,桑植縣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紅色旅游引領樣板區、革命老區振興快進區”目標,堅持“旅游融合、產業振興、綠色發展”路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產業建設,基本形成了“三葉兩材”(茶葉、粽葉和煙葉,中藥材和食材產業)群眾增收的主導產業。
建行張家界市分行積極主動服務,大膽創新擔保方式,優化信貸審批流程,制定特色融資方案,圍繞“三葉兩材”,實行一品一貸。據統計,截至目前,張家界市分行信貸支持“一杯茶”合計5889.03萬元。
“從我入行開始,就常聽到‘哪里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哪里就有建設銀行人的足跡 ’這一句話。”林志鵬說道,“我們項目或許平凡,但正是這一塊塊煙地,一丘丘茶園,撐起鄉村振興一片天。”
從柜臺到心頭
建行人和科技搭起這座橋
桑植縣人頭溪鎮西蓮村,最偏僻的小山村之一,距離縣城車程4小時。
過去,村民要去縣城的支行取低保、激活社保卡……除了要花費1天時間外,還要支付20元的車費。
“費時費力,一來一回可把我們老人家給難住了。”七十多歲的村民深有感觸,“還是現在方便。”
村民口中的“方便”,離不開張富清金融服務團隊的上門服務,也得益于裕農通的全村覆蓋。
在鄧華超辦公室墻上,有一面插滿紅旗的行政地圖。桑植縣,23個鄉鎮298個村組,鄧華超與同事每到一處,就會插上一面小紅旗,記錄張富清金融服務團隊下沉金融服務的腳步。
成員們走入大山深處的村莊,為農戶辦理貸款業務,一去就是一個星期。吃在路邊,住在車上,條件艱苦時,同為退伍軍人的成員總會高唱《強軍戰歌》,為彼此加油鼓勁。
邁入中年的鄧華超,既是單位的中堅力量,也是家里的主心骨。忙起來,常常踩著星光出門,披著月光回家。“對家庭多少有些虧欠,但肩上扛的金融使命讓我不敢有一絲懈怠。”鄧華超介紹,5000多張裕農通鄉村振興卡持卡人遍布全縣,成員們最終一張張發到農戶手中。
“現在建行都開到了村里,取錢、繳社保醫保在家門口花幾分鐘就辦完了,省時又不耽誤農事,真是太好了。”清明前后多雨水,出行多有不便,通過“裕農通”系統繳納了今年醫保的李大爺高興地說。
足不出村,村民就能存取款、匯款、買理財、買基金等基本的金融服務,還能享受交電費、手機充值、醫保社保繳費等非金融服務;差錢了,可以申請農戶貸等信貸服務,甚至可以查詢農產品銷售、農業技術咨詢、農村生活服務等信息。
“打通金融服務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我們這個小分隊成立之初就立下了誓言,不獲全勝,絕不收兵!”服務團隊堅持不斷創新服務方案,讓金融服務走出銀行柜臺,走進農民心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
當鄉村振興戰鼓催征,百姓對美好生活向往日漸強烈,湖南建行張富清金融服務團隊將繼續甘當“鋪路石”“服務員”,助力群眾走向幸福美好的生活。(建湘軒)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