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張本存正在曬谷坪上辛勤翻曬稻谷,盡管高溫炙烤,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但他依然樂觀地工作。張本存曾在1978年參軍,1981年退伍后,他遠赴廣東工作了12年。2013年,他回到家鄉湖南省雙峰縣花門鎮黃山村,拿起鋤頭重新投入到他熟悉的農業勞動中。憑借著勤勞與智慧,他不僅成為了當地的種糧大戶,還榮獲了婁底市種糧標兵的榮譽稱號。

翻曬稻谷(王玖華 攝)

哪知這一干,就是11年了,從當初的600畝面積增加到現在的1300多畝面積;從當時的黃山村,拓展到花門、鎖石2個鄉鎮的杉林山、大壩橋、雙牌、大溢塘等8個村,橫跨10多公里的農田,都是他的產糧區。

張本存說:“目前,正值‘雙搶’農忙季節,田野里到處是機聲隆隆,每天3臺收割機、3臺插秧機上陣,還有20多位人工插秧,讓我回到了過去大集體生產的年代了。”

“老頭子61歲了還在折騰,跟著他吃苦受累不說,還要擔心他的身體!逼拮颖M管面帶無奈,卻也透露出對張本存深深的關心與支持。她回憶說,2022年,烘干機電機起火,他的雙手燒傷了,花了萬多元醫療費,但他依然沒有放棄種田;他肝硬化10多年了,但他依然每天在田間忙碌;他還熟練操作收割機、拖拉機、插秧機以及大貨車。

尤其在農忙時節,他更是忙得不可開交,有時甚至需要為30多人準備午餐,工作量之大堪比釀酒。他的妻子形容他:“倔脾氣,一旦決定了要做的事,誰也勸不住!泵鎸埍敬娴膱猿,家人雖然擔憂,但最終還是選擇了理解和支持,尊重他的選擇,讓他繼續在熱愛的土地上耕耘。

插秧(王玖華 攝)

“在過去的12年里,每年的電費、機手及人工費、肥料、農藥和種子等成本費用總計超過200萬元。此外,僅購買收割機、插秧機、拖拉機、旋耕機和烘干機等農業機械的花費就超過了100萬元!睆埍敬娴南眿D也表達了她的擔憂:“肥料、農藥和勞力成本的上漲,扣除這些成本后,幾乎沒有什么利潤了。如果沒有種田補貼,我們幾乎要虧本了。”

張本存堅定地表示:“田地是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我不耕種,誰來耕種?”他認為,盡管種田辛苦,但與戰爭年代為了保衛國家而犧牲的軍人們相比,這點辛苦算不了什么。

旋耕機翻耕農田(王玖華 攝)

11年了,種田種出了感情,一蔸蔸插下的禾苗,一棒棒剛收割的稻谷,像他的親生孩子,從播種到夏季豐收再到秋季收獲,一路耕耘,一路呵護,直至健康成長。

提起他的種田經歷,這位現年61歲的退役軍人滿懷感慨地捧起籽粒飽滿的稻谷說:“今年氣候多變,雨水特別多,這給農田耕作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因此今年的豐收顯得尤為珍貴。”為了種田,他展現出了在部隊時的拼搏精神,每天凌晨5點起床,一直忙碌到深夜才回家,皮膚被曬得黝黑,體重也減輕了5公斤,妻兒子女都十分心疼。

季節不等人,收完早稻種晚稻,還有中稻要收割。望著剛插下的晚稻,張本存兩眼放光:再過2個多月,到了9月份,又到了收割晚稻的時節了,晚稻一收完,油菜又要耕種了。農業生產是技術活,一環套一環,環環相連,來不得半點的懈怠和疏忽,年頭忙到年尾,可以說是天作被來地當床,日夜守在田地旁。但是他相信,只要踏實苦干,就會有回報。

除了種田,還放了5口塘,喂了雞鴨。每年種了100多畝油菜,種植和養殖雙管齊下,張本存算起了“收入賬”:2023年,1300多畝田的稻谷,除掉開支成本,利潤不多;5口魚塘,每年有萬多元收入;100多畝油菜,產籽萬多斤,可獲利10多萬元,最主要的是安置了30余名困難群眾長期就業,增加了他們收入。張本存認為,這才是他從事農業最大的收獲。

“我是2013年開始,一直給張本存當機手,每年有7萬多元的收入,舊房子換上了新房子,日子滋滋潤潤的!比簶谴61歲的彭余良說:“我也是個退役軍人,在部隊里就是一個汽車兵,退役回來碰上張本存種田需要機手,我就成為他的老員工了!

“既然選擇了種田,就要永遠干下去!睆埍敬娴能娙藲赓|油然而生,肥料、農藥2大倉庫,堆得滿滿的,為了粒粒稻米香,為了耕地不拋荒,將多種田多產糧,為國家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作貢獻。(王玖華 戴任漢 趙映輝)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