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前,北京市將有18片區域通過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成為環境優良、文化魅力彰顯、市民出行順暢的花園城市示范場景。記者從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柳蔭街區域、長安街海淀段、朝陽公園路區域等20個片區已納入新一輪首都環境建設市級重點項目,預計新一輪整治提升將在2025年底前完成。

恢復通透視線廊道“一橋觀兩海”

全長1700余米的德勝門內大街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600余年歷史。其中,真武廟、永泉庵、德勝橋組成的“一橋兩廟”是其地標性景觀。

站在德勝橋向西眺望,白色石雕欄桿旁垂柳夾岸,一條蜿蜒的水道直通西海;站在橋頭向東眺望,青磚灰瓦和蒼翠綠意間,碧波蕩漾的后海也清晰可見。“德勝橋是連接西海和后海這兩處重要景觀的紐帶,站在橋頭,就可以欣賞這兩片水域的美景。”日前,來自北京建筑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的設計師張曼帶記者登橋遠眺,體驗“一橋觀兩海”。

通過張曼的介紹,記者了解到,其實,“一橋兩廟”區域過去存在著建筑風貌不佳、行道樹不連續、步行空間不通暢等諸多問題。2023年,德勝門內大街區域成為全市18個首都環境建設市級重點項目之一,開始進行整治提升。

“我們查閱歷史資料后發現,德勝橋兩岸,過去其實遍植柳樹。”張曼表示,整治提升過程中,對德勝橋附近的楊樹進行了移栽,重新改種垂柳,讓這一重要樞紐恢復了綠柳拂堤的歷史風貌。此外,通過對區域交通進行重新規劃,機動車“單進單出”,增設人行步道9處,一舉解決了岸邊人車混雜的問題。如今,“一橋兩廟”區域新增小微綠地、路旁花池60處,并特別設計了行人等候空間。德勝橋恢復了通透的視線廊道,再度形成“一橋觀兩海”的獨特景觀。未來,整治后的真武廟和永泉庵還將面向公眾開放,使文物得以活化利用。

街頭微花園展示梅蘭芳家訓

區域整治提升也同樣來到了78歲的老居民李素英家門口。

“這是梅蘭芳先生的家訓,‘德先于藝,國重于家’。”穿過玉蘭樹、黃楊、凌霄組成的園中綠道,老人將記者引到一塊刻有梅氏家訓的石塊前。經過整治,梅蘭芳紀念館東側過去只有兩棵樹的封閉綠地,現在成了街坊四鄰都愛乘涼休憩的微花園。

柳蔭街的袁滿囤烈士紀念碑前,新開辟了雙擁共建活動廣場;靈境胡同地鐵口,配套有秋千、攀爬架、球場的翠園公園成了附近居民的遛娃寶地……近年來,北京市結合花園城市建設、“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和城市更新行動,聚焦重大活動保障和群眾“急難愁盼”環境訴求,每年組織實施一批首都環境建設市級重點項目。

新一批20個環境建設重點項目已啟動

“2023年,北京市共啟動了18個首都環境建設市級重點項目,包括東城區朝陽門南、北小街區域環境整治提升項目,朝阜路(東城段)區域環境整治提升項目,西城區德勝門內大街區域環境整治提升項目,西城區天橋廣場區域環境整治提升項目等,涉及全市14個區,整治提升的周期為兩年。”市城市管理委(首都環境建設管理辦)規劃處一級主任科員楊雙成表示。

在整治過程中,各項目通過拆除私搭亂建、規整外立面附著設施、“一戶一策”設置廣告牌匾,提升建筑風貌;通過種植補植綠化植被、增彩延綠,提升街區綠視率、彩視率和綠容量;通過整治小微空間、打造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優化提升公共空間……目前12個重點項目已經完工,剩余項目正在陸續收尾,今年年底前18個項目將全部完工亮相。屆時,區域整體環境將得到明顯提升,形成一批環境優良、文化魅力彰顯、市民出行順暢的可視化標志性成果。

記者了解到,今年,又有包括柳蔭街區域環境整治提升項目、長安街海淀段環境整治提升項目、朝陽公園路環境整治提升項目等共計20個首都環境建設市級重點項目已經啟動,預計新一輪重點項目整治提升將在2025年底前完成。

編輯:王進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